中美对抗升级,企业如何提前布局规避突发风险

海峡快讯在报道中提到:从中美的贸易战再到随之衍生出来的“金融战”,基本就已经告诉了现在的中国一件事情,那就是中美之间的对抗已经很难避免,尤其是最近的美国公然在外交上,又是关闭我国驻休斯敦大使馆,又是在外发表“反华演说”,又把中美的对抗拉到了一个新的高度,中美对抗升级似乎已经无法避免。

中美贸易摩擦的升级,势必对出口外贸企业盈利产生影响。在当前严峻的形势下,外贸企业如何应对?如何提前布局规避突发风险? 

据参考网管理观察栏目刊登,对企业来说,可能面临以下困境:

部分企业业绩下滑在通信行业中,根据近几年的华为年度报告显示,华为在美洲的收入呈增长态势。但受贸易战影响,自2017起,华为在美洲收入同比下降10.3%,因此,华为将会缩减在美贸易规额,以规避其业绩下降过于迅猛。同时,由于美国单边贸易以及国际贸易知识产权的保护的实行,部分科技性技术严格管控,导致部分企业缺失内部核心技术,而国产自给率严重不足,致使高新技术企业业绩严重下滑。

产品核心零部件被限制进口近年来,美国对其美元霸权主义的维护,放弃国内制造业的进行,追求高新技术产业的发展。因此,当前美国掌控着世界上多数高科技核心技术。为扼制中国加快制造业与信息化融合的进程,美国关税清单上,多数以高新核心技术以及核心零部件为主。中国的迅速崛起,以及无人技术的不断深入,对于高新技术的需求不断上升,而国内的技术生产供应严重不足,可能会影响到工作进行,如上海无人码头、自动化仓库,这些都需要高新技术零件支撑发展。

在前几期的资讯中(如“中美贸易战下半场,跨贸企业的危与机”),曾提出:面对此次贸易摩擦,中国企业可以把握这次机会,进行供给改革和消费升级,做好产品、提升精细化运营,提升自身的竞争力,从而使自身在国际贸易中处于有利地位。

提升品牌价值,增加消费者信任感
随着中美贸易战的升级,跨贸企业的品质和知识产权需求持续提升。在中美贸易战的前提下,做跨境企业的品牌化战略变得更加重要,通过品牌化提升自己产品的附加值,通过品牌增加消费者的信任感,这样才能真正抵抗包括中美贸易战等带来的风险和压力,让自己的跨境贸易稳定发展。

专注于实体业务,灵活开展经营业务
《焦点》曾提到,自2018年中美贸易战正式开打以来,中国的监管层就建议企业专注于实体业务,要树立“风险中性”的财务理念,降低生产经营的不确定性、实现主营业务盈利为目的,而不应以外汇衍生品交易本身盈利为目的;而规模较小的企业应充分利用“船小好调头”的优势,尽量减少对单一国家市场、单一业务模式的依赖,拓展新兴市场,灵活开展经营业务。

发展第三国转口贸易,合理规避美国贸易制裁
厦门市人大财政经济委员会课题组针对中美摩擦升级,也提出在政府积极应对的情况下,企业也可适时发展第三国转口贸易,通过国外组装发生税号或原产地实质性改变,合理规避美国贸易制裁。

提升产品附加值,积极拓展采购渠道
在贸易量降低的风险下,提高利润率也是一种有效思路。企业也能深入挖掘工艺流程再造和成本降低的潜力,加大研发投入,提升产品附加值。积极拓展采购渠道,通过多渠道采购可替代原料,避免供应链紧张,分散经营风险。

园区专业服务,助力企业提质增效
大华锦绣东郊产业园创新专业化服务,提供国家政策法规、外贸相关资讯,开通国际贸易、跨境物流、市场营销、资本融通、安全保险、法律法务等专业渠道特色服务,为入驻企业的下一步企业布局提供可靠参考;并且有着显著的区位优势,零距离无缝对接智慧物流基地,和浦东机场一墙之隔,毗邻海关监管仓储区。企业入驻既可依托产业园集聚优势,探索产业群合作新机会,接触多边贸易;又可立足上海东端的利好区位,获取更多跨境合作最新资源。